
怎么样正确引导初中孩子面对老师的批评
1、父母的积极引导
当初中孩子被老师批评后出现不想上学情绪时,父母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。父母要意识到孩子继续上学才是最后目的,不应跟着孩子一块情绪化或指责老师。取而代之的是,父母要淡化老师的批评,帮助孩子转移情别恋态,并让他们了解老师的教育是积极的,期望的结果是好的。
2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
父母总是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,而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要。当孩子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时,他们的心情会变得苦闷,从而致使对学习的厌倦和成绩的降低。因此,父母需要察看和交流,知道孩子哪一点没得到满足,譬如学习挫败感、缺少玩伴等,找到缘由后,给予相应的支持和补偿。
3、适合的挫折教育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适合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。父母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,譬如长跑,通过长跑掌握忍耐和面对困难。除此之外,当孩子提出无理需要时,父母要掌握坚定地说不,无论孩子用何种办法,都不可以屈服。让孩子了解不可以就是不可以。
4、承认老师的不妥之处
父母不应该盲目地觉得老师肯定是正确的,在处置孩子问题时可能有所欠妥。比如,在批评过程中言辞过激或使用方法不对的措辞等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父母应该承认老师在处置中的不妥之处,尽可能与老师进行交流和解决。
5、防止过度批评和指责
不少不想上学的孩子因为学习跟不上,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、父母的责怪和同学的轻视,致使他们索性“破罐子破摔”,甚至常常逃学。为此,老师和父母应该防止过度批评和指责,而是要多鼓励和表彰孩子的“亮点”,同时帮助他们提升学习力,增强自信心。
怎么样引导初中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
1、父母看重学习
父母要以身作则,看重我们的学习。只有父母自己对学习看重,中学生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要紧且庄严的事情,从而对学习抱有正确的态度。因此,父母在平常要为孩子打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。
2、变换学习技巧
学习并未必要安静地坐在书桌前,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。比如,在外出游玩的机会,可以学习一些世界地理等常识;或者让孩子多进行动手实验和实践,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。